创新奋进天地宽!威海市立医院新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日期:2018-11-16 15:22:24

 

 

今年初,山东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开展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时间,齐鲁大地春潮涌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

位于沿海改革开放城市、素有改革基因的威海市立医院,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创新发展理念、改进人才培养、优化技术服务、转变管理模式等举措,快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盘活转型发展棋局,创出一片崭新天地。


 
 

拨云见日,创新理念引领发展方向

威海市立医院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医院,是威海市首家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等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过,在长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了发展定位不高、服务链条不全、发展质量不优、运营模式不新、服务半径不广等问题,迟滞了发展步伐。再加上周边医院的迅速崛起,市立医院的发展环境受到了来自内外双重压力的挑战。面对紧迫的形势和咄咄逼人的发展压力,如何破局,实现医院新旧动能转换,在新的医改大潮中继续扬帆远航成为威海市立医院党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必须进行转型,唯有转型升级才是实现发展的唯一出路。”针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立医院聚焦问题和短板,逐一梳理剖析;对照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新医改要求,结合学习市政府工作报告“1+33333”工作体系,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 “推进一个工程,狠抓两项重点工作,实现五个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医院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个工程”,即推进以舒适化医疗为特色的医疗服务改善工程。从年初起,医院在局部开展舒适化医疗服务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范围、深内涵、提质量,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舒适化医疗活动的热潮。 

“两个重点”则以问题为导向,直指医院发展的痛点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市立医院将质量安全和态度作风作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与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将形成医院有知名专科、科室有知名专家、专家有知名技术的医院新品牌矩阵,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五个转型”即要从模仿照搬跟随型向创新驱动标引领型转变,从以诊断治疗为主型向全方位健康管理型转变,从规模速度外延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内涵提升型发展转变,从传统的设备投入、床位扩张、人力堆积等重资产积累型向互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轻资产新业态新模式转变,以及从主要服务本地患者的单一型业务结构向扩大医院服务半径、提高个性化高端服务比重的复合型业务结构转变。“五个转型”是医院突出内涵质量,打造区域核心,推进舒适化医疗服务的具体抓手和路径,也为医院转型升级提供了基本遵循。

拨开迷雾见天日。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医院快速突破发展阻碍,实现转型升级,再次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八方揽才,人才方阵提供强力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市立医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走出了一条深化国际合作、打造品牌名院的新路。

医院与山东大学、延边大学等签定协议,联合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医院在读医学博士达到45人、护理硕士达到39人。同时,与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延边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派送临床骨干及医学高级人才到美国埃默里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渥太华大学、肯塔基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学习,创新培养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科研项目基础研究实验对接,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加强人才智力引进是医院招揽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市立医院相继聘请了樊代明、葛均波、吴以岭、李大鹏、胡盛寿等两院院士和柴家科、李延青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引进高端紧缺人才90余人(其中院士5人,博士16人),这些国内外知名的院士、专家的加入,使医院专科能力得到迅速加强,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目前,医院有省突贡专家2人,市突贡专家9人,博士49人,硕士513人,高级职称376人,医学博士占到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95%以上,医疗人员中硕士以上占55.59%,护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占81.89%。

持续的人才培养和高层次智力输入,为市立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研结合,技术创新注入源泉动力

技术创新是医院进步的灵魂。市立医院依托山东大学临床学院、北晨医学工程院、山东省新技术新项目培训基地、省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着力打造国内先进的中心实验室、杂交手术室,加强学科整合、资源整合、医工整合,形成了医研结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中心实验室是医院研究创新的基础平台,也是“临床研究型”医院的标配。市立医院2015年就建成了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心实验室,并赋予聚焦精准医疗,发展系列亚专科,搭建科研转化平台的使命。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心实验室先后参与了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17项,承担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1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9项;发表了 SCI收录文章20余篇,申请专利12项,同时发展为国家卫健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临床合作基地”、“威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威海市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威海市医学海洋微生物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耐药监测网(质控中心)”依托机构和区域性精准医学检验中心建设单位。

除中心实验室外,市立医院还建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1个,心血管中心、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烧伤整形科、肿瘤科等山东省重点(建设)专科(学科)7个,山东省卫生与健康新技术培训基地2个,急诊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喉科、康复医学科等市级重点(建设)专科20余个,省、市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3个。据不完全统计,市立医院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50余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等一大批填补全省、全市区域内空白。胸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以及各类肿瘤等部分病种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内镜粘膜下剥离(ESD)及其相关手术(ESE、EFR、隧道技术等)、阑尾炎内镜下治疗术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技术与医疗设备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市立医院在高精尖医疗设备上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目前医院拥有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3.0T磁共振、双源CT、大型X线心血管造影机、数字化平板胃肠机、全自动生化流水线、ECT、眼科飞秒激光、大型高压氧舱、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万元以上设备1900多台(件)。合作建立威海北晨医学工程院,加强“医工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多个项目已经进入临床试用或量产阶段。其中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多光谱荧光显微内镜(MFE)、激光共聚焦内窥系统、光声内窥成像技术等技术设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病人越治越多、医院越来越忙的问题,市立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注重“源头治理”,节省了大量医保资金,降低了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挽救了患者,造福了家庭,反哺了社会。医院持续开展面向全市200余个困难村的“健康帮扶工程”,全面参与国家“脑卒中筛查干预”“早癌预防筛查”“微笑列车”等公益服务项目。2013年,市立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区域性农村胃癌防控体系建设”,5年来,在国家、省、市卫计委以及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威海市胃癌防控体系,已免费完成胃癌筛查近20000例,在全国率先实现的“区域性农村胃癌防控体系建设”,项目立项时间、拨款额度、惠民范围,在全国地级市中皆居第一 。根据威海市医疗价格规定,进展期胃癌每例外科手术加后续化疗费用约8-12万,而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无需化疗,每例费用仅需约3万,极大了节省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2012年以来,市立医院还承担了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工作,深入基层开展筛查3.6万多人,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0.7万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管理。以每例脑卒中发病直接治疗费用1.5万元计算,0.7万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最低可节省医疗费用1.05亿元。

 

提质增效,精细管理保障发展质量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市立医院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改革为动力,以精细化管理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医院内涵质量的持续提升。  

传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主要靠人工监管,不仅成本高、效率低,管理的精准性、稳定性也比较差,是提高医疗质量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医院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威海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期规划(2016-2019)》,投入近2000余万元,建立起以虚拟机、云存储、灾备机房为核心的私有云系统,以HIS和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集成整合了质控管理、PACS、LIS、手术麻醉临床等8套主要业务系统,实现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的智慧分析功能,重点加强对围手术期、药品耗材、危急重症等重点环节的自动化监督反馈。比如,引入腕带二维码扫描、手持PDA等移动网络技术,实现了医疗、护理移动查房,在入院、给药、治疗、手术、输血等医疗过程的每个环节上,都会通过2种以上的信息验证进行身份信息确认,确保有差错立即反馈、有异常即时追踪,有效避免了医疗护理差错。目前,全院所有工作站均已实现了电子病历、检查图像、化验数据等的实时传输,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诊疗信息,为快速准确诊疗奠定良好基础。

加强精细管理再造服务流程,市立医院还修订完善了100余项院级制度和60余项预案、流程,持续健全分级质控体系,加大了“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推广应用,研究改进了不良事件一键式上报系统,对临床路径管理、药品耗材使用等进行专项整治,联合设计开发预算管理系统,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持续开展节能降耗减排活动,综合能耗连续三年稳中有降,医院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目前,全院平均住院日降至8.39天,药占比降至27.03%,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达到45.49%,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山东省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山东省第一个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医疗机构。

 

来源:作者:陈广伟

游泳馆里婴儿窒息

2019年9月25日下午3点,威海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护士苗译文像往常一样,利用休假时间抱着九个月大儿子去某婴幼儿游泳馆游泳。谁料刚进门不久, [详细]

未查出病因的疼痛病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长期慢性疼痛不仅严重影响躯体、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乃至社会。 [详细]

【看一线】群众直呼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使群众过一个温暖健康的春节,把健康带回家,1月19日,乳山市卫健局联合冯家镇卫生院、冯家镇计生服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