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防疫前线】威海市胸科医院那些战“疫”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02-07 19:28:10

 

“病毒,我们不怕你!”
 

    晨曦送走黑夜,阳光终将到来。在威海市胸科医院隔离病房,我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一位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

    为“抢”到一个进一线的名额,主动推迟与丈夫的婚期;面对躺在重症病房的父亲,依旧选择与新的病魔搏斗;连续15年在医院“守岁”,但他们说“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在家里,他们都是各自父母的“掌心宝”;但穿起白衣,他们无畏病毒,是挡在我们面前的“钢铁城墙”!

(资料图)

第一梯队状态良好,等待再战!

 
连续战斗13天的“第一梯队队长”
 

    “我们要有信心、有状态对抗它,不能输给它!”

    “身后还有专家和白衣天使们,一定会尽快好起来!”

    打开专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建立的微信群,看到病友们渐渐乐观起来,市胸科医院副主任医师乔伟紧皱的眉头舒展不少——自己这13天的努力,还是很有效果的嘛!

    和其他医护人员不同,乔伟作为市胸科医院第一梯队医护人员,是医院最早来到隔离病房的4人之一,担任小队“队长”。正因如此,他愈发感到任务艰辛:作为新型病毒,治疗方法还处于探索状态;入住患者心理焦虑,对治疗效果心存疑虑。工作如何做好?

    “咱们是治疗患者的‘第一梯队’,要让患者知道,咱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乔伟对同事们说得斩钉截铁。

    从那天起,他紧紧钉在战“疫”一线,从接诊、治疗患者,科室的内外沟通,到专家组的大小会议……十几天来,患者们的病情逐渐好转。

    这里面最让乔伟开心的,是一位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渐渐平稳。在他的带领下,患者们的心态越来越积极。2月2日,全市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之一在市胸科医院治愈出院,更为患者们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现在,进入隔离病房的首批医护人员几乎已全部撤离,而乔伟依旧坚守一线,抓紧和下一批医护人员对接每一名患者的感染情况、病情进展,将成为最后一名撤离的医护人员。

    “只要患者能治好,我加会儿班不算啥。”冬季是流感高发季,乔伟算了算,把今年算进去,他已经连续15年在医院“守岁”。他说这不算啥:“父母妻子也都在医疗口,他们理解。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

 
“我是党员,就该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也有经验,绝不拖后腿。让我上吧!”疫情之初,市胸科医院主任护士王昌荣主动申请前往一线。被拒绝之后,再次提出申请。

    院领导之所以回绝,是因为王昌荣今年52岁,已经退居工作二线,还有3年就将退休。但疫情来势汹汹,“身为医护人员,没有什么一线二线。”正月初三,禁不住软磨硬泡,院领导允许她正式奔赴“战场”,成为市胸科医院直面疫情的首批队员。

    由此,年纪普遍二三十岁的医护人员队伍里,多了一名“老将”。王昌荣也样样工作冲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隔离病房患者要做CT的场所不在隔离区,在门诊区域,如果落实不好事先制定的流程,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她严格把关每个病人,紧盯流感病毒检测、核酸检测等环节工作,并和主管护士共同核对,确保每个病人的检验结果按时出报告。

    对同事们而言,她也是一位亲切细心的“老前辈”。第一批进病房的护士大多数未经历过大型疫情,实战经验偏少。这时候,王昌荣就会发挥自己的“第二职业”——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将自己参加H1N1等大型流感的工作经验结合当下疫情,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护士,成为大家的“主心骨”。

    协调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指导护士做好防护工作……繁冗但需要用心的工作,充斥着王昌荣值班的每一天。结束一天高强度的工作,每到下班,王昌荣双腿就酸胀不已,但第二天早晨,她依旧“满血复活”,精神百倍迎难而上。

    时间一天天过去,工作不断有新的起色。2月2日,随着新一批医护人员的换岗,王昌荣退出一线休整。打开手机,她欣慰地笑了——视频里,同样担任医护人员的女儿一身白衣,向她竖起大拇指:“妈,我支持您。如果疫情需要,我也第一时间报名参战!”

(这是一双让人心疼的手)

 
“坚持到疫情‘认输’,一起看春暖花开”
 

    “也许这是最没有年味的一个年,但也许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年。”1月25号下午,大年初一,马上要继续巡查病房的穆泉汝百忙之中拿出手机,抽空发了一条动态。

    此时,距离她离开家人,以市胸科医院护士身份站到全市抗击疫情第一线,已过去了两天。

    来到病房,穆泉汝看到最多的是患者对病情的焦虑。住进市胸科医院的患者多为确诊病例,能不能控制,会不会治愈?

    “可以重视,但不要太紧张,一定要相信我们,配合我们的治疗。”面对比自己年纪大的患者,穆泉汝反而更加沉着。一样的白色隔离衣,一样熟练的工作,她时刻牢记院领导的教诲,像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同事一样,给患者带来阳光。

    在鼓励与治疗中身体一点点好转的患者们不知道,在他们面前坚强的白衣天使,脱下这身“战甲”,也是个正值青春年华、不断给自己“打气”的小姑娘。

    前不久,穆泉汝的爸爸住进重症病房,她就在这时接到了疫情防控任务,陷入两难:接任务,意味着进入封闭式工作,近一个月照顾不了爸爸;不接,对不起医护人员的身份,对不起曾许下的誓言。

    穆泉汝选择了后者,只能在高强度工作的间隙,给家人通几个视频电话。爸爸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但偶尔清醒的时候,还会呼唤她的小名:“君君,你在哪儿啊?爸爸想你了……”。

    盯着屏幕,穆泉汝泣不成声。但家人给她以微笑和鼓励:“好好工作,保护患者,也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平安回来。”

    十几天工作,穆泉汝再无他念,全力以赴,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因为酒精、消毒液的反复冲洗,再加上长期佩戴医用手套,一双手的皮肤变得极其敏感,被纸划一下就会割伤。但这双手仍坚守在保护患者的第一线。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但疫情来到时,好多人和我一样,抢着来到一线,保护更多人的‘小家’。”穆泉汝有些不好意思,“其实都是本职工作。但作为胸科医院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

    2月2日,穆泉汝正式被轮换下来,进入14天的集中隔离期。到那时,她要陪在爸爸身边,一起坚持,坚持到疫情“认输”,一起看春暖花开。

 
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这段时间,全院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令人感动的事迹太多太多,不能一一描述。请大家记住这些感人的身影和瞬间吧。

一线护士普遍年轻,在护理部主任戴洪涛的眼里都是她的“孩子”。不舍又心疼,抗“疫”以来,她一直坚守一线,陪在“孩子们”身边。

非常时期,院内感染控制至关重要。一遍遍检查消毒液浓度是否合格,不厌其烦得检测环境卫生是否达标,一次次叮嘱个人防护一定到位……“管家婆”似的婆婆妈妈,却透出严管就是真爱的深情。
蒋锐 孙进平 宋吉男

 
来源:

游泳馆里婴儿窒息

2019年9月25日下午3点,威海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护士苗译文像往常一样,利用休假时间抱着九个月大儿子去某婴幼儿游泳馆游泳。谁料刚进门不久, [详细]

未查出病因的疼痛病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长期慢性疼痛不仅严重影响躯体、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乃至社会。 [详细]

【看一线】群众直呼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使群众过一个温暖健康的春节,把健康带回家,1月19日,乳山市卫健局联合冯家镇卫生院、冯家镇计生服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