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中心医院侯红军:在“大影像”融合中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10 16:09:27

 

  他是医者,以硬核技术诠释大医精诚;他是老师,以传帮带教打造高效团队;他也是学科建设的“领头雁”,以科技创新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他,就是威海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侯红军。

  从医27年,侯红军主导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获省、市级奖项4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人气医师、鲁卫工匠、威海市劳动模范、威海市高层次领域“知名医师”、威海市青年科技奖、威海市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

  无畏无惧的“铅衣战士”争分夺秒守护患者生命之光

  身穿近40斤的铅衣,在高强度辐射的手术间,在射线的包围中,用导丝、导管器械等进行着微创操作,争分夺秒但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之光,这是侯红军的日常工作之一。

  由于大部分患者是急症,为尽可能争取救治时间,侯红军将自己的休息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工作和患者,最多时曾一天做过12台手术。“时间就是生命,我累点苦点不算什么,但能让患者早一点接受治疗,就会让他们多一分生的希望。”侯红军说。

  作为2013年山东省首批同时获得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技术诊治资格的医生,拿起“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这两柄医学“利器”的侯红军,以高超的医术和“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为一位又一位患者竖起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有一名62岁的患者,因车祸导致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支架配合弹簧圈、栓塞胶联合栓塞或者应用覆膜支架、血流导向装置等,但花费高、操作繁琐。考虑到患者动脉破口和形成的假性动脉瘤的破口都比较小,基于术前精准的影像分析与评估,侯红军决定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精准栓塞破口技术,化繁为简,这一个性化的处理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手术费用,还达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怀揣着对病人赤诚的关爱与对工作执着的追求,侯红军不断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先后到十余家国内顶尖医院进修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及介入微创治疗新技术,尤其在肺、肝结节早期影像筛查、脑血管病多模影像评估与神经介入治疗、运动医学功能成像、全身血管性病变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与综合介入微创治疗等方面具备了系统、深入的技术水平。

  勇于突破创新在精准医疗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如果说个性化诊治是侯红军为患者着想的真实写照,那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则是他对精准医疗的极致追求。多年来,侯红军不断突破固有思维,持续探索创新诊疗新技术,为患者的健康赋能。

  一次,侯红军接诊了一位65岁身患肝癌的患者,此前患者也曾前往其他医院就医,但得到的结果都不理想。但突破固有思维的侯红军却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创新性采取介入栓塞、热消融、粒子植入、靶免生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从局部开始再到整体,并结合中医调理,帮患者有生存质量的延长生存期。从被诊断倒计时3个月到如今延长至5年,目前还在积极接受治疗。

  在脑血管医学影像诊断方面,侯红军创新性提出了能谱CT与多模态磁共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精准应用。这是侯红军在国际首先提出的鉴别方法——通过能谱CT提取脑组织灌注信息同时可以判断血栓成分、来源,从而更快得出应该溶栓还是取栓以及何种取栓方案的判断。

  曾有一位65岁患者因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栓求助于侯红军。经过能谱CT检查后,侯红军认为血栓结构松散,建议溶栓治疗。快速的精准诊断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经过溶栓后患者愈后良好。

  脑机接口作为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备受瞩目,是我国十四五战略规划项目,作为医院脑机接口科研项目牵头人,侯红军带领团队与天津大学合作,探索将大脑与外部设备连接,实现脑卒中患者通过大脑信号来控制外部辅助康复设备,帮助大脑重组和修复受损的神经,从而实现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让新型康复技术从科幻走向现实。

  2018年,由威海市总工会命名的“侯红军创新工作室”正式创建,2022年,山东省医务工会委员会正式授牌“鲁卫工匠创新工作室”,侯红军作为主要研究者,带领学科团队共完成科研课题6项。同时,侯红军还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CT能谱分子成像的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精准诊断,率先在威海地区独立完成脑血管病变介入腔内治疗术,率先开展肺肿瘤CT导引下微波射频消融术、实性肿瘤CT导引下放射粒子植入术等30余项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强化学科团队建设推进“大影像”医学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从前辈手中接过“学科带头人”的接力棒后,侯红军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聚焦医学影像学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性提出大影像平台的多模影像技术融合、影像诊治技术与临床智能数字技术融合、临床智能影像与工产学研跨领域技术融合的“三大融合”理念,为疾病诊治带来了新思路、打开了新视野。

  秉承“三大融合”理念,侯红军将医学影像科建设成为了集X线、CT、MRI、PET-CT、DSA、综合介入等多种影像技术诊治优势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倡导“大影像”科学与介入微创技术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在指导临床诊治中的价值,如今医学影像科已成为威海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威海市级重点专科。

  秉持“大影像融合赋能微创,高质量创新助力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2023年7月,由侯红军牵头创建的“威海市基于影像科学的介入微创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创新性开展医学影像与介入微创诊疗、智能影像学、分子影像学、导航影像学、基因影像学、功能影像学、生物工程学等多领域的融合探索研究。

  2018年5月,威海市中心医院在威海地区率先成立了影像专业亚专科——综合介入病房,病房拥有33张床位,全面开展综合介入、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治疗,年手术量1000多台。

  “单一的学科或诊疗技术往往存在局限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用大交叉、大融合的思维,注重医工产学研相结合,突破学科壁垒,推进‘大影像’医学发展进程,实现疾病治疗的数字化、智能化、微创化,才能最大限度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侯红军说。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在侯红军看来,每个学科骨干都应有专属的发展方向,只有学科骨干出类拔萃,才能带动学科做专、做精、做优、做强。为此,他非常注重学科骨干人才的培养,经常结合医院学科发展需求,选拔技术骨干,通过外出进修、规范化培训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形成术业专攻、特色鲜明的专科矩阵。

  平日就算再忙再累,侯红军也坚持言传身教,和年轻医生分享工作经验、心得,努力让更多年轻医生“少走弯路”。目前,学科团队拥有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20人,博士5人,硕士26人。

  此外,侯红军还带领团队建设“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并牵头创建威海地区唯一的“国家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及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三项省级培训基地,打出了一张张响亮的名片。

  不为闪耀,唯有热爱。从医20多年,侯红军深深体会到,一个医者的肩上,承载的不仅是与疾病抗争的力量,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谈及未来,侯红军表示将继续运用跨影像设备、跨临床学科、跨学术领域三个层面的“医工产学研”交叉融合思维,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医院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健康山东记者 宋吉男)

来源:

游泳馆里婴儿窒息

2019年9月25日下午3点,威海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护士苗译文像往常一样,利用休假时间抱着九个月大儿子去某婴幼儿游泳馆游泳。谁料刚进门不久, [详细]

未查出病因的疼痛病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长期慢性疼痛不仅严重影响躯体、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乃至社会。 [详细]

【看一线】群众直呼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使群众过一个温暖健康的春节,把健康带回家,1月19日,乳山市卫健局联合冯家镇卫生院、冯家镇计生服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