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山东 >动态 > 正文

“空中120”搭起“急救生命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构建“地空一体化”急救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07-04 19:10:03

  “呼叫即急救,急诊即会诊,上机即入院”,7月3日,随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齐鲁楼直升机停机坪航空救援正式启用,该院医疗应急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完成“地空一体化”救援闭环。

 



  打造省会航空医疗救援圈

  搭起“空中生命线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前急救科主任李瑞建介绍,医院已建立起航空救援的100公里核心圈和200公里辐射圈,覆盖全省的航空急救网络基本建成。救援直升机的机舱配备相当于一个小型重症监护室,可容纳2名飞行员、2名医护人员、1名患者,可携带ECMO、新生儿暖箱等医疗设备。送医入院的空中,专业医护人员就可以开展院前急救,为患者搭起“空中生命线” 。

  为更好地开展救援任务,医院规划制定规范的航空医疗救援流程,在收到航空救援需求的同时备好地面转运。如果评估不符合航空救援条件,立即开启地面转运救治;如果符合条件,则通过航空医疗联络群完成进一步评估,由机长判断适航条件,确定能否飞行;航空医护根据转出医院提供的病情、治疗和设备等确定途中治疗监护措施;机组对转出医院和目的医院起降条件进行评估,确定两地起降点;计算飞行载重,规划航线,军民航审批后启动转运。

  医院在加强山东航空医疗救护实务、航空医疗救援基础与实践等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救护直升机飞行训练,培养了一支航空医疗救援的专业队伍,依托院前与院内联动机制,优势学科、优质医疗资源,5G智慧急救体系,建立起安全高效的航空救援急救模式。

  践行龙头担当
  搭建航空医疗救援平台意义非凡

  据了解,航空救援具备反应速度快、救援范围广、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优势,我国目前的院外急救仍以地面医疗转运为主,专业医疗救护直升机的启用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3月,我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首次明确提出了航空医疗救援医务人员、机载医疗设备、常用器材配备标准,并将山东省列为试点地区之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作为齐鲁医学高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医疗应急体系建设,率先在全国建立胸痛中心、急性心衰单元、复苏中心、急诊急救大平台等,构建形成了涵盖院前、院内以及出院后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急危重症全程救治体系。“今天,我们在此举行航空救援启用仪式,旨在搭建平台、集合力量,在上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落实国家要求,将‘建设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中心’作为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任务”,活动现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表示,“积极搭建航空医疗救援平台,借助航空器快捷、机动灵活等特点,实现短时间内对病人患者的院前急救或转运,有效提高病患的存活率,节约医疗救治时间、提升医疗处理质量,更好地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进一步推动航空医疗救援发展,2024年1月12日—13日,齐鲁医院院前急救科作为主委单位举办“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应急救援(航空)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山东省航空医疗救援培训班”。“大会邀请到国内顶级专家从国际国内现状、国家政策、航空救援发展史、服务指南与运行务实、案例分享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授课,省内一百余家单位共计近300人参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韩辉介绍,通过进行联合演练及专业航空医护培训,构建地空一体化急救体系,覆盖140多家医联体及基层医院转运需求,未来将不断深化航空医疗救援发展合作机制,持续完善急危重症救治转运的“空中生命线”。

(健康山东记者 苏萍)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

11月13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公寓党员服务站揭牌仪式在千佛山校区2号学生公寓举行,校党委书记武继彪、党委副书记田立新、副校长庄严出席 [详细]

保健品市场再迎监管

  为规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产品名称命名,避免误导消费,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保健食品命名指南(2019年版)》,要求保健食品名称不得涉 [详细]

新版《健康保险管理

  11月12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获得通过,将自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将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