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山东 >医改 > 正文

青岛市立医院互联网便民向末梢延伸

发布日期:2019-04-04 16:59:47

 

 
 
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以下简称市立医院)开发的智慧转诊平台上,基层医疗机构登录平台以后只需要填写转诊申请并打印转诊单,市立医院工作人员就会立刻在线预约转诊专家和转诊时间,转诊手续“立等可取”。转诊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医院后,会有专人为患者预约取号,安排取号、就诊和优先住院。患者就诊结束或出院时,医院会即时在线办理下转手续。患者的就诊状态和检查报告都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查询。市立医院基层医疗管理科主任袁文清介绍说,2017年5月,该院启动分级诊疗平台,目前已于37家医联体单位建立信息化对接,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最佳转诊时间及看诊专家,达到准确分诊、细化专业,更好为基层患者服务。近年来,市立医院紧扣互联网与医疗卫生服务相互融合的有利形势,围绕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向基层末梢、诊疗末梢延伸,织密智慧服务网,着力提高“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可及性。

 

向基层延伸,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为促进分级诊疗、方便基层群众就医,市立医院自2014年组建医联体,建立专科联盟,目前医联体理事单位已达46家。医联体组建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转诊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电话转诊、微信转诊发展到目前的平台转诊。

2017年5月,医院自行研发的分级诊疗平台正式启用,免费为医联体单位进行安装和培训,目前已与37家医联体单位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平台运行与医院HIS管理系统同步信息对接,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最佳转诊时间及看诊专家,达到准确分诊,细化专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转诊的患者检验、检查、病历记录实时查阅互认共享,为患者诊疗结束下转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后续康复治疗提供连续性服务。真正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2014-2018年医院累计接收上转患者3262人,其中住院患者1178人,转至基层医疗单位患者3241人。

2019年3月15日,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揭牌,互联网门诊正式上线,“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可及性进一步延伸。目前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开设肿瘤、内分泌、消化等28个专业,共有92名医生参与互联网诊疗服务。患者通过手机关注“青岛市市立医院服务号”可以在线预约、快速访问网络诊室,在线选择医生、支付诊查费。医生通过互联网工作站在线视频接诊,通过内网医生工作站记录电子病历,查看患者历次就诊信息,开具药品、检验、检查等,患者利用手机可查看就诊相关信息。

 

向诊疗延伸,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在市立医院,从预约挂号,到诊疗服务,到病例、报告获得,全部“上线”,无论是诊疗能力还是便民水平都得到很大提升。

该院设计了两级分诊的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取号后无需诊区签到,二级显示屏幕会显示当前就诊状态,实现了错峰就诊,最大限度减少了就诊和检查的等候时间。目前该院预约号源开放比例达到100%,在自助设备、窗口、电话、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网站全部放开,统一号源管理。

该院开通了微信服务号等多个自助服务平台,患者不仅可以线上获取报告单、电子病历、住院资料,还可以网上预约中药代煎和预约代邮寄等业务。

心电网络远程诊断系统和呼吸慢病分级管理系统是市立医院“互联网+”惠民诊疗服务的两个典型平台,两个平台分别针对两种疾病特征对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分级诊疗平台也与两个系统对接,科学指导患者就诊转诊。

心电网络远程诊断平台于2014年建立,通过心电网络,为各社区医疗机构、医联体单位提供心电图远程诊断服务。患者在各社区医疗机构采集的心电图数据,可实时传输到心电远程诊断中心,由中心专业心电诊断专家集中进行诊断并出具电子报告后及时传回各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生可通过临床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查询、浏览、打印心电图电子报告。实现了患者在社区就诊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心电诊疗服务。目前该系统已覆盖了58家基层医疗机构,年开展远程心电诊断5000余例。

呼吸慢病分级管理系统是针对慢性肺病的全程管理方案,分为2个PC端、2个手机端。患者可以通过微信自行建立电子档案,或由门诊医生帮助建立,录入内容不仅包括所有就诊信息,还包括患者在家的治疗反应、自我监测项目等,用于分析病情趋势,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社区医生遇到难治性患者,可以将病人信息转到医院,医生可在线分析病情。在系统内,上下级医生可以实时看到患者的所有就诊信息和处方信息,及时介入患者的治疗和随访工作。改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病人和医生、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实质性链接,患者的全程同质化管理,实现了诊疗水平的全面提高。目前,该院正在着力建立青岛慢阻肺病管理网络,形成大数据优势,通过人工智能的介入,整合完善病情监测、病情评估、健康用药指导、健康生活指导等多种管理内容,探索慢病管理模式。

此外,该院不断完善医院远程中心建设,国际上与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病医院、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等实现远程互联对接,国内与国家远程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四川华西医院实现远程对接,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业务;面向医联体内和基层与市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接,开展远程培训、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业务。

 

向智慧延伸,强化医疗管理水平

 

市立医院大力推动信息集成,整合了HIS、LIS、PACS、人力、物资、财务等数据库,实现了院内、院外的数据共享,集成医院运营、控费、绩效和质量安全等数据信息,建立了院、科两级的智慧医院管理平台。

该智慧医院管理平台是多方位的立体决策支持平台,涵盖九大管理视角:门诊实时监控、病房实时监控、患者来源分布、医保控费管理、绩点制绩效管理、质量管理数据平台、大型医疗设备运营分析、运营效率分析、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监控。以大数据和云平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院领导、临床医技科主任、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该平台内还设计了不良事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高风险流程,并进行改进。

该平台的使用实现了精准管控和精细化管理,所有就医流程和信息形成了大数据,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管理,严格控制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优化人员的分配,物资的管理,改变内部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形成标准化医疗流程,构筑了医疗质量安全的阵地。

 
 
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以下简称市立医院)开发的智慧转诊平台上,基层医疗机构登录平台以后只需要填写转诊申请并打印转诊单,市立医院工作人员就会立刻在线预约转诊专家和转诊时间,转诊手续“立等可取”。转诊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医院后,会有专人为患者预约取号,安排取号、就诊和优先住院。患者就诊结束或出院时,医院会即时在线办理下转手续。患者的就诊状态和检查报告都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查询。市立医院基层医疗管理科主任袁文清介绍说,2017年5月,该院启动分级诊疗平台,目前已于37家医联体单位建立信息化对接,可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最佳转诊时间及看诊专家,达到准确分诊、细化专业,更好为基层患者服务。近年来,市立医院紧扣互联网与医疗卫生服务相互融合的有利形势,围绕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不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向基层末梢、诊疗末梢延伸,织密智慧服务网,着力提高“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可及性。

 

向基层延伸,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为促进分级诊疗、方便基层群众就医,市立医院自2014年组建医联体,建立专科联盟,目前医联体理事单位已达46家。医联体组建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转诊方式已经从最初的电话转诊、微信转诊发展到目前的平台转诊。

2017年5月,医院自行研发的分级诊疗平台正式启用,免费为医联体单位进行安装和培训,目前已与37家医联体单位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平台运行与医院HIS管理系统同步信息对接,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最佳转诊时间及看诊专家,达到准确分诊,细化专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转诊的患者检验、检查、病历记录实时查阅互认共享,为患者诊疗结束下转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后续康复治疗提供连续性服务。真正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2014-2018年医院累计接收上转患者3262人,其中住院患者1178人,转至基层医疗单位患者3241人。

2019年3月15日,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揭牌,互联网门诊正式上线,“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可及性进一步延伸。目前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开设肿瘤、内分泌、消化等28个专业,共有92名医生参与互联网诊疗服务。患者通过手机关注“青岛市市立医院服务号”可以在线预约、快速访问网络诊室,在线选择医生、支付诊查费。医生通过互联网工作站在线视频接诊,通过内网医生工作站记录电子病历,查看患者历次就诊信息,开具药品、检验、检查等,患者利用手机可查看就诊相关信息。

 

向诊疗延伸,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在市立医院,从预约挂号,到诊疗服务,到病例、报告获得,全部“上线”,无论是诊疗能力还是便民水平都得到很大提升。

该院设计了两级分诊的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取号后无需诊区签到,二级显示屏幕会显示当前就诊状态,实现了错峰就诊,最大限度减少了就诊和检查的等候时间。目前该院预约号源开放比例达到100%,在自助设备、窗口、电话、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网站全部放开,统一号源管理。

该院开通了微信服务号等多个自助服务平台,患者不仅可以线上获取报告单、电子病历、住院资料,还可以网上预约中药代煎和预约代邮寄等业务。

心电网络远程诊断系统和呼吸慢病分级管理系统是市立医院“互联网+”惠民诊疗服务的两个典型平台,两个平台分别针对两种疾病特征对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分级诊疗平台也与两个系统对接,科学指导患者就诊转诊。

心电网络远程诊断平台于2014年建立,通过心电网络,为各社区医疗机构、医联体单位提供心电图远程诊断服务。患者在各社区医疗机构采集的心电图数据,可实时传输到心电远程诊断中心,由中心专业心电诊断专家集中进行诊断并出具电子报告后及时传回各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生可通过临床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查询、浏览、打印心电图电子报告。实现了患者在社区就诊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心电诊疗服务。目前该系统已覆盖了58家基层医疗机构,年开展远程心电诊断5000余例。

呼吸慢病分级管理系统是针对慢性肺病的全程管理方案,分为2个PC端、2个手机端。患者可以通过微信自行建立电子档案,或由门诊医生帮助建立,录入内容不仅包括所有就诊信息,还包括患者在家的治疗反应、自我监测项目等,用于分析病情趋势,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社区医生遇到难治性患者,可以将病人信息转到医院,医生可在线分析病情。在系统内,上下级医生可以实时看到患者的所有就诊信息和处方信息,及时介入患者的治疗和随访工作。改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病人和医生、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实质性链接,患者的全程同质化管理,实现了诊疗水平的全面提高。目前,该院正在着力建立青岛慢阻肺病管理网络,形成大数据优势,通过人工智能的介入,整合完善病情监测、病情评估、健康用药指导、健康生活指导等多种管理内容,探索慢病管理模式。

此外,该院不断完善医院远程中心建设,国际上与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病医院、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等实现远程互联对接,国内与国家远程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四川华西医院实现远程对接,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业务;面向医联体内和基层与市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接,开展远程培训、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业务。

 

向智慧延伸,强化医疗管理水平

 

市立医院大力推动信息集成,整合了HIS、LIS、PACS、人力、物资、财务等数据库,实现了院内、院外的数据共享,集成医院运营、控费、绩效和质量安全等数据信息,建立了院、科两级的智慧医院管理平台。

该智慧医院管理平台是多方位的立体决策支持平台,涵盖九大管理视角:门诊实时监控、病房实时监控、患者来源分布、医保控费管理、绩点制绩效管理、质量管理数据平台、大型医疗设备运营分析、运营效率分析、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监控。以大数据和云平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院领导、临床医技科主任、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该平台内还设计了不良事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高风险流程,并进行改进。

该平台的使用实现了精准管控和精细化管理,所有就医流程和信息形成了大数据,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管理,严格控制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优化人员的分配,物资的管理,改变内部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形成标准化医疗流程,构筑了医疗质量安全的阵地。

来源:健康山东healthy记者 孔令曦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

医保卡“新规”新在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通过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对个人使用医保卡做出规定。一 [详细]

国家卫健委上半年送

上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了哪些新规定新措施?这些新规定新措施中的红利砸中你了吗?医院4大业务外包合法6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