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山东 >头条 > 正文

新时代的“四有”中医人——记第四届国医大师王新陆

发布日期:2022-08-01 10:26:48

  他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他在2003年SARS、2008年甲流、2020年新冠肺炎等抗疫斗争中,均担任山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中医药专家组组长。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做过知青、大夫,当过大学校长,始终坚守为人民群众解除疾患的初心。他就是新时代的“四有”中医人,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新陆教授。
  有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纵观王新陆的从医之路,正是一条注重传承的医学之路。
 
  1969年,王新陆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一名知青。当时,农村条件差,百姓缺医少药,老乡们常常带病劳动,王新陆看到中医药治病简、便、验、廉,就对中医产生了兴趣。1973年,王新陆考取山东中医学院,从此踏上学习中医的历程。本科毕业后,王新陆被分派到烟台市中医院工作。在临床工作中,他感到确实能为一些患者解除病痛,但治病的理论与实践时有不足之感,遂产生了继续深造学习的念头。
 
  1978年,国家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王新陆决心考研深造,最终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成为全国著名伤寒大家徐国仟教授的“首席”弟子。当时负责带教的还有另一位伤寒大家——李克绍教授,两位老师共同指导4名研究生。李克绍教授对4位同学的要求就是背诵《伤寒论》,398条,一条也不能少。“那段时间,我们整天都拿着《伤寒论》,走路背、吃饭背,就连睡觉前也要默念几遍,我花了整整3个月才完全背下来。”王新陆回忆说。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真正体悟到经典著作和中医思维的重要性,这也成了以后临证用方的源头活水。这前后,为求经解,王新陆还经常问难于周凤梧、张珍玉、张志远等前辈,也曾到外地拜访任继学、邹云翔、王永炎等诸多名师,受益良多。诸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如甘甜玉露,让王新陆在学术上飞速成长。
 
  1998年,王新陆出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他谨记恩师教诲,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着力于培养一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把中医事业的基因传承下来,用传统中医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有疗效
 
  王新陆一直重视中医的临床疗效,他认为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之所在。毕业后行医、学习,再行医、再学习,边行医、边学习。王新陆常常要求自己,不论身居什么样的位置,作为一名医生,都不能脱离临床一线。从最初任烟台市中医院院长、烟台市副市长,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再到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都定期到医院坐诊。因为他认为,中医的价值在临床,中医的活力在临床,中医的生命力也在临床,中医如果不看病,看病如果没有疗效,中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唯有常临床、勤学习,才能成为“苍生大医”。
 
  从医40余年,王新陆诊治病人30余万人次,所治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多个学科,尤其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但王新陆却说,“手艺人在学习过程中有四重境界,即会、通、精、化。学会了,学通了,学精了,最后进入化境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每想及此,就非常惭愧,本人才疏智薄,又不是非常有悟性,40多年了,仍在会、通之间徘徊,会未全会,通亦难通,只能老牛奋蹄、以勤补拙,不断努力才行。”
 
  有创新
 
  王新陆认为,中医学需要继承发扬,必须把“继承创新,不离大宗”作为发展的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关键是“吃透”,尤其是吃透中医学的精神和根本,这样才能使其真正走在社会发展前列。
 
  王新陆在不断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用固有的思路不能够完全适应临床所需,于是渐渐地有了许多新的想法,经过反复临床验证,总结了一些规律,产生了新的学术思想。比如用于防治现代疾病的血浊理论。许多现代疾病,如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痛风等,均有血浊的特征。王新陆创制化浊行血汤,化裁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
 
  王新陆在临床用药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把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引入传统组方原则之中,将其称之为“援药”。援,引也。援药,顾名思义,支援、支持之药也。许多中药对某些疾病有十分确切的现代药理作用,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对主病、主因、主症有针对性治疗作用,配伍到方中能起到迅速缓解病情或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效果,成为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荷叶、虎杖、山楂、何首乌、泽泻可以调整血脂;苦参、甘松、黄连抗心律失常;黄连、红曲、葛根降血糖等。恰当使用援药,可直达病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包容
 
  王新陆积极倡导中医革新和中西医结合,强调医学理论必须联系临床实际。
 
  王新陆硕士毕业后,回烟台市中医医院工作多年,在中医临证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积极学习并掌握了系统的西医学知识。他任职烟台市中医院院长之时,要求医院里的中医医生具有同等级别综合性医院同年资西医医生的现代医学水平。他是这么要求别人的,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从医期间,他曾赴武汉协和医院等多所著名西医医院进修、学习,西医学功底深厚。他以西医学知识丰富中医,使其在临证中更加得心应手。
 
  王新陆认为,要正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需求,可以把双方的优势互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他提出可以充分运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以现代医学疾病分类学为纲,总结现代医学各种疾病的证候规律和特点,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条值得探索的临床途径。其代表性著作《王新陆中医内科治疗经纬》正是按照西医对疾病的分类和命名进行表述的,这种方法既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又可促进中医的规范化和中西医结合。沿此方向不断努力,逐步总结出现代医学中每一种疾病的证候规律特点,中西医之间的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多,中西医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他认为,中医和西医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只不过是认识疾病的角度、方法和对疾病本质的理解等存在较大区别,但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是相同的,研究客体也一致,因此,其互补性是必然的。整体和局部的结合肯定是一个完美的结果。换句话说,中西医结合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其结合可以提高人类生存水平。□王栋先
来源:人口健康报

好消息!糖尿病、高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医疗负担沉重,但在现行医保制度下患者仅依靠普通门诊保障能力明显不足,怎么办?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 [详细]

流感防控官宣来了!

气候转凉,流感高发季也即将来临。提起流感,很多人都心有余悸。那么如何有效预防流感?如果患流感应该如何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流 [详细]

秋冬流感高发季 这

  流感发病最高峰即将在12月份登陆北京,现在接种流感疫苗是最佳时机。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流感措施,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