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山东 >医药 > 正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新型标志物被发现

发布日期:2020-08-27 09:30:43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鑫课题组的最新合作研究,发现了凝血酶敏感蛋白1(Thbs1)是一种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并揭示外源Thbs1重组蛋白通过脂质合成途径调节肝脏脂质沉积与脂肪肝的新机制。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柳叶刀》旗下子刊《生物医学》杂志上。
 
    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血液循环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Thbs1属于细胞外基质凝血酶敏感蛋白(Thbs)家族,最早在血小板中被发现,能够形成同源三聚体与细胞表面受体CD36、CD47及凝集素受体等相互结合,具有抗血管新生、调节细胞凋亡、TGF-β激活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但是,Thbs1在糖脂代谢领域中的生物学功能还有待阐明。
 
    李于与高鑫两个课题组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白金运等科研人员发现,在肝活检明确诊断的脂肪肝患者中,血清Thbs1水平明显升高,而在接受降肝脂治疗后,患者血清Thbs1水平明显降低。外源性重组Thbs1蛋白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合成,从而改善脂肪肝。
 
    进一步研究发现,Thbs1对上述脂质合成途径的抑制作用在CD36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肝原代细胞中消失,表明Thbs1可能通过作用于CD36受体发挥抑制脂质过度合成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Thbs1的多肽类似物ABT-526同样具有抑制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
 
    专家认为,该研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表现在:分泌蛋白Thbs1可能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外源给予Thbs1可通过抑制脂质从头合成途径改善肝脏脂质沉积;其改善脂肪肝的作用可能是通过CD36受体介导;Thbs1多肽类似物ABT-526具有抑制肝细胞脂质合成的作用。
 
    来源:健康报
来源:

妙丸虽妙也不可乱服

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均是中医治疗湿热下注的经典名方,目前已制成中成药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多种疾病,如(1)皮肤科,湿疹 [详细]

柿果压枝满树黄

柿子是中国本土的水果,种植栽培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两晋。《本草纲目》述其南北皆有之,其种亦多。柿子是木本植物,挂果成熟时往 [详细]

新研究:这样饮食就

近日有关阿尔兹海默症的新闻我们看到很多我们都知道老年痴呆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 [详细]